正式成立运行。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夜间施工、建筑垃圾(渣余土)运输等噪声问题,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夜间特殊需要连续作业噪声整治方案》,明确规定土方作业、建筑垃圾清运等原则上不予办理夜间特殊需要连续作业证明,并稳步推进建设项目工地白天建筑垃圾清运工作。
同时,南昌市还推进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建设工作,在274 处工地安装扬尘、噪声一体在线监测设施,全过程实时监管建筑施工噪声,为超标预警、远程执法联动等智慧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河南某化工企业因工业噪声扰民被居民多次投诉一事,生态环境部将其纳入噪声治理“千件万户”投诉典型案件调度清单,予以调度办理。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迅速响应,省、市、县三级部门迅速组队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暗访巡查和噪声监测工作,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指导制定专项整改方案。
经连续跟踪监测,治理前,距离周边居民最近的北侧厂界噪声昼间达73分贝、夜间达69分贝,均超出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经过系统性整治后,厂界北侧噪声显著下降,昼间降至61分贝、夜间降至53分贝,均符合国家排放限值要求。
为更好地回应群众诉求,陕西省西安市畅通多种投诉渠道,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省生态环境厅官网中“政民互动”栏目下的“网上投诉”“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平台”等方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
针对居民投诉的噪声问题,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排查类似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优化接诉人员配置,提升环境投诉处理业务水平,依法依规对噪声扰民的违法施工行为予以处罚,特别是对重复投诉、屡禁不止的违法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执法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