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李雅娟)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院士专家走进定点帮扶县专题活动”在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同步启动。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院士引领未来教育”为主题,组织20位院士专家深入两地三县,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与教育帮扶行动。活动举办时间为9月11日到14日。
在科普进校园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柏臣和赵亚辉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与六枝特区多所中小学,作《恐龙科学发现的故事》《寻找飞向蓝天的恐龙》《洞穴寻妖记——探寻地下生命世界》《生命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等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李柳老师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第二中学和第三中学,作《光合作用研究进展》《中国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从濒危灭绝到生生不息》科普讲座。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向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六枝特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的多所中小学捐赠3000余册科普图书,还将面向六盘水市近200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革新、教育心理等组织科学教育专题培训。
在产业帮扶与企业调研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匡廷云、曹晓风等10位专家,将要围绕“生态草牧业理念推动我国农业变革”主题为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农技推广站等单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研究员邓蜀平与吕兴梅将分别围绕“煤化工高质量发展”和“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新过程”作专题报告,并深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等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与座谈,助力当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本次“院士专家走进定点帮扶县专题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系列科普活动之一,也是落实“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的举措。该活动计划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继续在江西省大余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